目标:把线性方程组一步步化成已解形式(solved system),即每个方程只含一个变量。
它把你之前学过的“消元法”重新包装成一个标准、可手算也可编程实现的算法,并且加上了常数列来真正解方程。
允许的等价变换(保持解集不变)
-
交换方程(行交换)
例:交换第 1 行和第 2 行。 -
方程乘以非零常数(行倍乘)
-
方程加/减另一个方程(行消元)
加起来得到
奇异与非奇异
-
如果用这个方法过程中能一步步唯一解出所有变量 → 非奇异()。
-
如果出现整行变成 或 () → 奇异()。
1. 增广矩阵(Augmented Matrix)
-
以前在判断矩阵奇异性时,只关心系数矩阵,常数项忽略不计(相当于右边全是 0)。
-
现在要解方程,就必须把常数列也加进来,形成:
- 竖线只是视觉分隔,提醒右边是常数,不参与变量系数的行列式运算。
2. 高斯消元(从上到下)
目标:化为行阶梯形(REF)
步骤:
-
选主元(pivot):从左上角开始,沿对角线依次选。
-
主元归一化:把主元行除以主元值,让主元变成 1。
-
消去主元下方元素:用行运算把主元列中主元下面的数全变成 0。
-
移动到下一行下一列,重复以上过程,直到矩阵呈楼梯形(对角线下方全是 0)。
3. 回代(Back Substitution)
-
REF 只能保证“楼梯形”,解还没出来。
-
从最后一行开始,利用主元消掉它上面的元素(这一步继续行运算)。
-
最终得到简化行阶梯形(RREF):对角线上全是 1,其他位置全是 0,这时直接读出解。
4. 奇异矩阵的判断
-
如果消元中出现一整行都是 0(系数部分全 0):
-
右边常数也为 0 → 表示 恒成立 → 无约束 → 无穷多解。
-
右边常数 ≠ 0 → 表示 () → 矛盾方程 → 无解。
-
5. 高斯消元全流程总结
-
写出增广矩阵
-
上三角化(REF)
-
回代化为单位阵(RREF)
-
直接得到唯一解(或判断无穷多解 / 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