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L 树既是二叉搜索树,也是平衡二叉树,是一种平衡二叉搜索树(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

预定义

  • 节点高度:节点到最远叶子的边数。

    • 叶节点高度 = 0

    • 空节点高度 = -1

  • 平衡因子:左子树高度 − 右子树高度

    • 取值范围:

    • 超出范围 → 失衡节点

原理

AVL 树的特点在于“旋转”操作,它能够在不影响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的前提下,使失衡节点重新恢复平衡。换句话说,旋转操作既能保持“二叉搜索树”的性质,也能使树重新变为“平衡二叉树”。

我们将平衡因子绝对值 >1 的节点称为“失衡节点”。根据节点失衡情况的不同,旋转操作分为四种:右旋、左旋、先右旋后左旋、先左旋后右旋。下面详细介绍这些旋转操作。

从底至顶看,二叉树中首个失衡节点是“节点 3”。我们关注以该失衡节点为根节点的子树: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当节点 child 有右子节点(记为 grand_child )时,需要在右旋中添加一步:将 grand_child 作为 node 的左子节点。 image.png 右旋和左旋操作在逻辑上是镜像对称的,它们分别解决的两种失衡情况也是对称的。

image.png 简单判断: image.png 正式判断: 我们通过判断失衡节点的平衡因子以及较高一侧子节点的平衡因子的正负号,来确定失衡节点属于图中的哪种情况。

失衡节点的平衡因子子节点的平衡因子应采用的旋转方法
(左偏树)右旋
(左偏树)先左旋后右旋
(右偏树)左旋
(右偏树)先右旋后左旋
为了便于使用,我们将旋转操作封装成一个函数。

AVL 树典型应用

  • 组织和存储大型数据,适用于高频查找、低频增删的场景。
  • 用于构建数据库中的索引系统。
  • 红黑树也是一种常见的平衡二叉搜索树。相较于 AVL 树,红黑树的平衡条件更宽松,插入与删除节点所需的旋转操作更少,节点增删操作的平均效率更高。